3月25日,平安银行承销三峡集团2021年度第三期绿色超短融(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30亿元,平安银行投资其中15亿元。该笔债券是平安银行发行的首笔碳中和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金沙江四个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项目建设,助力白鹤滩水电站“七一”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目标的实现。
        银企合作,开启绿色金融新篇章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和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承诺中国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度,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测算,在2030碳达峰及2060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所需要的绿色低碳投资规模在100万亿元以上,“碳中和债券”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作为绿色金融债务融资工具的子品种,碳中和债券主要指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债务融资工具,是落实碳中和战略、发力绿色金融的重要金融产品。
        坚持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的重要责任。平安银行多年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深入推进绿色金融,稳步提升绿色信贷组织管理能力,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打造绿色银行,高度重视此次三峡集团碳中和债券的发行工作,平安银行乡村振兴金融办、平安理财、平安养老险、投资银行事业部、能源金融事业部、重庆分行和深圳分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以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助力该笔碳中和债券成功发行。
        三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比例高达96%以上,贡献的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节约近10亿吨标准煤。据专业机构对环境效益的评估,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以及白鹤滩四座水电站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后,可替代火电年均发电量1892.2亿千瓦时,供电量1818亿千瓦时,与同等供电量的火力发电相较而言,每年可协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122.93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5554万吨标准煤,协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4480.47吨。

        平安银行与三峡集团,曾因“扶贫”结缘
        实际上,在此次碳中和债券发行之前,平安银行连续三年支持三峡集团扶贫融资,合作规模超百亿,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支持库区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以“扶智培育、产业造血、一村一品、产销赋能” 扶贫闭环,帮助当地打通“人、财、物、路”。对此,云南省巧家县鱼坝村的党总支书记万吉祥深有体会。
        巧家县位于云南省邵通市西南部,山高谷深,峭壁林立,生存环境恶劣。长期的贫困状态,让当地人虽以甘蔗红糖为特产,但生活却十分苦涩。随着白鹤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均得到极大的改善,县里新修了广场、医院和学校,山区的人民也能在当地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在这样的巨变中,万吉祥觉得是时候去开创一番新天地了,于是便参加了由平安银行和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联合举办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产业政策、互联网营销,并实地参观了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对村里的产业发展信心更足。回村后,经过和班子成员的多次讨论,万吉祥决定按照“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壮大红糖产业,发展肉牛养殖——把甘蔗尖和甘蔗渣喂牛,而牛粪又能肥沃甘蔗地,如此循环往复,为移民搬迁的失地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平安银行也顺势将当地的小碗红糖引进了自有线上渠道以及外部电商平台,销路遍布全国。
        在此过程中,平安银行也开创了自身独有的“水电扶贫211”模式,在众多水域建立起了“基建、供能、赋能、造血”一体化的水电扶贫生态圈,将沉睡的农村水能资源转变为地区发展优势,让小水电也能在脱贫攻坚乃至乡村振兴中占有一席之地。2020年,平安银行水电扶贫模式入选《世界小水电发展报告》,为国际减贫提供中国智慧,所承销的三峡集团扶贫超短融,被国际权威媒体财资《THE ASSET》评为2020年最佳可再生能源债券奖。目前,平安银行已总结出“421”乡村振兴模式,即通过融资、融智、品牌和科技四大赋能,推动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两者的结合,打造集政府、农业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农研院所于一体的产业振兴共建平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平安银行作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坚定的支持者和服务商,将充分发挥集团综合金融优势,提升绿色信贷管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并继续挖掘清洁能源产业中蕴藏的碳减排潜力,让水电在我国“碳中和”战略中承担更大使命,扮演更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平安银行还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以更加符合碳中和要求,推动产品创新,做好自身碳中和工作以及强化国际合作,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新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