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备林,关乎国计民生,关系我们的未来。
        近日,湖北省长投集团与仙桃市正式签约国家储备林建设PPP项目。仙桃国家储备林项目计划建设储备林18万亩,总投资13.6亿元,主要围绕城市绿地、道路两侧、江河沿岸以及40个中心村庄外围等重点地段造林复绿。
        重庆奉节县将与重庆林投公司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50万亩,推进奉节县实施全域国土绿化提升行动。
        日前,河南鹤壁市鹤山区2020年度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发布苗木采购公告。
        4月16日上午,梅州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在五华县七畲径林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首个落地广东的国家储备林项目。
        C21  
        国家储备林建设正当时,那么什么是国家储备林,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储备林,国家储备林需要哪些品种的树木呢?
        所谓国家储备林,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开放性经济不断壮大,资源多元配置难度加大,转型期资源总量增长,质量结构亟待优化。2012年全国木材消耗4.95亿立方米,其中原木、锯材、木浆等原料型产品进口折合木材2.3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47.4%。国内珍稀和大径材长期呈结构性短缺,木材进口限制越来越多。必须立足国内,实施总量平衡、结构协调、进口适度、持续经营的国家木材安全战略,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明确:
        到2020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700万公顷,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225万公顷、现有林改培239万公顷、中幼林抚育236万公顷。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2000万公顷,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667万公顷、现有林改培641万公顷、中幼林抚育692万公顷。2035年建成后,年平均森林蓄积净增2亿立方米,年均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300万立方米,一般用材基本自给。
        C22  
        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快脚步,各区域都需要哪些品种的苗木?
        按照全国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要求,统筹考虑各地建设条件和积极性,选择自然条件优越、资源增长潜力大、良种壮苗充足、地方特色鲜明、支撑能力强的地区。
        国家储备林建设范围是: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18个省(区、市),863个县(市、区)和国有林场(局)。
        (一)浙闽武夷山北部基地
        包括浙江南部、福建东北部的2个片,分布在武夷山北部浙闽交界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为主,包括35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77.20万公顷,占5.5%。
        主要发展毛竹、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木荷、米槠、闽粤栲、拟赤杨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闽楠、红锥、福建柏、香樟、乐昌含笑、乳源木莲、鹅掌楸、观光木、南酸枣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二)闽赣粤武夷山中南部基地
        包括福建西南部、江西东部、广东东北部的3个片,分布在武夷山中南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69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158.85万公顷,占11.3%。
        主要发展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木荷、相思树、毛竹、桉树、拟赤杨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楠木、樟树、杂交鹅掌楸、红锥、福建柏、油杉、光皮桦、降香黄檀、火力楠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三)湘粤赣南岭基地
        包括江西西南部、湖南东南部、广东北部的3个片,分布在南岭山地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22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44.14万公顷,占3.2%。
        主要发展毛竹、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桉树、桤木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楠木、乳源木莲、桃花心木、鹅掌楸、木荷、樟树、红豆杉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四)粤桂琼沿海基地
        包括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和海南的3个片,分布在南部沿海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为主,包括51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120.80万公顷,占8.6%。
        主要发展木麻黄、橡胶木、相思树、桉树、国外松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降香黄檀、大果紫檀、印度紫檀、青皮、柚木、楠木、灰木莲、乳源木莲、木荷、樟树、土沉香、檀香、火力楠、西南桦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五)湘粤桂黔武陵山雪峰山基地
        包括湖南西南部、广东西北部、广西东部、贵州东南部的4个片,分布在武陵山至雪峰山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119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207.75万公顷,占14.8%。
        主要发展杉木、马尾松、国外松、相思树、毛竹、桉树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闽楠、秃杉、鹅掌楸、榉木、西南桦、木荷、火力楠、红豆杉、楠木、红锥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六)浙皖赣天目山基地
        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的4个片,分布在天目山至黄山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48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67.69万公顷,占4.8%。
        主要发展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木荷、毛竹、杨树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楠木、榉木、鹅掌楸、红椿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七)湘鄂赣罗霄山基地
        包括湖南东北部、江西西北部、湖北东南部的3个片,分布在罗霄山脉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52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79.51万公顷,占5.7%。
        主要发展美洲黑杨、桉树、毛竹、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檫木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樟树、楸树、楠木、鹅掌楸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八)湘鄂洞庭湖平原基地
        包括湖南北部、湖北南部洞庭湖区的2个片,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为主,包括40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53.33万公顷,占3.8%。
        主要发展杨树、毛竹、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木荷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楸树、香樟、马褂木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九)鄂渝川秦岭大巴山基地
        包括湖北西部、重庆东北部、四川东北部等3个片,分布在秦岭、大巴山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40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47.65万公顷,占3.4%。
        主要发展杨树、毛竹、杉木、马尾松、国外松、落叶松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华山松、楸树、榉木、水曲柳、楠木、香樟等大径级或珍稀用材树种。
        (十)渝川黔大娄山基地
        包括重庆西部、四川东南部、贵州北部的3个片,分布在云贵高原向西北方的过渡地带,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为主,包括53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72.53万公顷,占5.2%。
        主要发展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桉树、毛竹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楠木、黄连木、栎类、香樟等珍稀用材树种。
        (十一)滇黔桂高原基地
        包括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的3个片,分布在云贵高原东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64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122.43万公顷,占8.7%。
        主要发展云南松、柏木、旱冬瓜、杉木、桉树、竹类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降香黄檀、云南樟、红豆杉、铁刀木、栎类、红椿、榉木、柚木、西南桦、沉香、黄檀等珍稀和大径级用材树种。
        (十二)滇西横断山脉基地
        分布在云南西南部,横断山脉的南端,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或珍稀用材树种为主,包括39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75.77万公顷,占5.4%。
        主要发展思茅松、云南松、杉木、桉树、竹类等短周期用材树种,柚木、西南桦、铁力木、铁刀木、鹅掌楸、印度紫檀、印度黄檀、大果紫檀、檀香等珍稀用材树种。
        (十三)鄂豫皖大别山基地
        包括湖北东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西部的3个片,分布在大别山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竹林)为主,包括33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37.42万公顷,占2.7%。
        主要发展杉木、马尾松、栎类、湿地松、油松、黄山松、杨树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楸树、榉木、黄连木、鹅掌楸、黄檀等珍稀或大径级用材树种。
        (十四)鄂豫伏牛山基地
        包括河南西南部、湖北西北部的2个片,分布在伏牛山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为主,包括23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23.04万公顷,占1.6%。
        主要发展杨树、杉木、栎类、油松、马尾松、火炬松、华山松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楸树、红豆杉、香樟、榉木等珍稀用材树种。
        (十五)黄淮海平原基地
        包括河北、安徽北部、山东、河南东部的4个片。分布在黄淮海流域平原及丘陵山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00-8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短周期用材林为主,包括99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133.97万公顷,占9.6%。
        主要发展杨树、泡桐、刺槐、榆树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油松、黄连木、楸树等大径级或珍稀用材树种。
        (十六)京津冀基地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环京津地区)3个片。分布在海河流域平原及丘陵山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以培育中长周期用材林和珍贵用材林为主,包括76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场(局),总面积77.95万公顷,占5.9%。
        主要发展杨树、泡桐、刺槐、榆树等中短周期用材树种,油松、侧柏、栓皮栎、樟子松、落叶松等大径级或珍稀用材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