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文物中,我们能追寻文明的“源”;在文物发掘中,我们能触摸文明的“流”
硕大篆书“史”字高悬于建筑外墙,两座西周铜牺尊造型石像矗立门前,拾级而上,进门伫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映入眼帘……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仿佛叩开了中华文明探源的大门。
漫步于博物馆内,在历史研究中研读历史,在考古文物中感悟文明。这份厚重,浓缩成一条记录中华文明的“历史大道”,体现为通过刻画符号看到汉字雏形的大口陶尊,展现在反映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达程度的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镌刻于彰显西周时期高超青铜铸造技术的邓仲牺尊……
“这件也有‘几千岁’吗?”“这些都是真品吗?”每一处文物前,参观者总是抛出类似问题。
工作人员底气十足:“都是真品,是传家宝。”
真品,亦是珍品。通过一处处考古遗迹,人们真切感知历史与未来的对话;透过一件件精美文物,人们更加珍视文脉的赓续绵延。
何为历史?何谓传承?答案,在考古这门观往以知来的学问里。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从考古文物中,我们能追寻文明的“源”;在文物发掘中,我们能触摸文明的“流”。这一源一流,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中展现得生动具体。
从新石器时期“7000多岁”的陶人面像、迄今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形象最早标本的彩绘龙纹陶盘,到商代象牙杯、西周铜牺尊,再到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白釉黑彩龙凤纹瓷罐……从文明起源到宅兹中国,溯源历史、寻脉中华,让“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更加清晰。
近年来,《寻古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热播,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深入人心。网络直播三星堆、海昏侯墓等考古发掘过程,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令人赞叹。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考古、投身考古,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从历史中来,到现实中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文化传承写下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自信起来了。人们怎么想问题,都跟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基因血脉有关。”实践告诉我们,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不仅丰富着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更坚定着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自信。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既要加强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又要积极开展考古学的知识普及,推广科学的文物保护理念,让考古学更好地走向大众。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当人们围观陶器,辨识上面刻画的“日”“月”“山”形符号,并热烈讨论汉字的雏形及起源时,你能清晰感受到油然而生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从这个角度讲,讲好考古故事,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更是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即将结束参观时,中国考古博物馆从商代晚期到唐宋时期的考古地层展示,引人驻足。层层叠叠的自然沉积物和文化土壤层,经由考古发掘和研究,还原出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静静诉说着历史。这是文明的印记,也是文化的基石。行至此处,耳畔响起一句话:“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植根中华文化的丰沃土壤,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吾辈当接力传承、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