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城市提升,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城市更新的基本目的就是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江新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主阵地,正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将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着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之路越走越宽广。

         牢牢把握新时代推进城市建设的根本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城市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方向。城市建设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城市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二是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城市建设管理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大城众管”目标。三是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人民满意。在城市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围绕人民群众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人民群众利益,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城市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城市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产城景深度融合,让城市建设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常态化深入基层调研,开展马路办公,广泛收集辖区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更好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按照“两廊三轴”空间布局,串联起城市商务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社区市场等,高标准打造光环、礼嘉智慧天街等重点购物商圈和寸滩国际新城时尚消费区;将智能化应用场景、智慧化管理系统融入城市园区建设,持续做靓“智慧之城”名片。加快打造两江鱼复、龙兴、水土三大新城,建设国际邮轮母港区,切实打造“两江四岸”人文风情特色场景。三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在全国首创“公园长制”,全市率先实施“围墙革命”,大力推进“推墙见绿”;推动城市道路整治,实施立交景观提质工程,加快老旧小区和安置房小区改造,完善防洪排涝、防灾减震等设施,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开展“百园之城·全民问计”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为新区公园品质提升贡献“金点子”。

         探索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新路径。坚持从改革创新中汲取动能,加快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持续绘就两江新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好城市生活新画卷。一是以智慧手段赋能城市建设。城市建设要发挥好大数据、智能化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突出新区开放、智慧、人文特色,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抓好“点线面体”,打造点上是盆景、线上是风景、面上到处是融合的产城景。二是把生态文明引入城市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生态引入城市、让城市融入生态,积极探索开展低碳试点,争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建设,研究和布局相关绿色产业,真正体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大力推进气、水、土等综合治理方式和治理体系改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政府和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综合监管体系三大体系,让新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持续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三是用文化艺术浸润城市建设。在“百园之城”建设上,让每一个公园都有一个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让公园既能放松身心,也能熏陶灵魂。同时,以城市品质提升为契机,以微更新微改造为手段,积极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对市政设施进行美化改造,通过涂鸦绘画、文字语录、双语标识等提升城市环境的文化品位和气质内涵。

         (作者系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