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电(记者侯雪静)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日前举办的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三年储备先进实用技术成果7700余项,发布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约300项,未来将选择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业扶贫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继续加大推广。
此次新闻发布会重点推介了“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高性能木(竹)质重组材制造技术”“非醛类热塑性树脂胶合板制造技术”“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等5项技术。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应浩研究员说,我国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热解气化过程工艺控制技术、反应器结构及规模化放大等方面存在瓶颈,制约了生物质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项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剑春院士科研团队研究和开发完成,针对原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研发了热解气化新型反应器和成套技术装备,制备出生物质燃气、功能性炭材料及相关产品,并集成开发了农林剩余物气化供气、发电和供热系列技术装备,实现了农林剩余物的高效综合利用。
“高性能木(竹)质重组材制造技术”项目针对我国优质木材资源十分短缺和市场对木质材料巨大需求这一矛盾,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速生林木材、竹材、灌木等生物质资源为主要原材料,经过10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制出了高性能木质定向重组材料制造技术,开发出了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简称竹钢)和新型重组木(简称木钢)两大系列产品,可用于替代优质的硬阔叶材。据中国林科院木材所于文吉研究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一产品具有性能可控、规格可调、结构可设计、环保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经在全国12省、区大规模推广。
中国林科院木材所郭文静研究员在会上发布了“非醛类热塑性树脂胶合板制造技术”成果。这个项目成果特点是:打破了胶合板用液体胶粘剂涂胶、淋胶技术造胶合板的传统方式,创新地以不含甲醛的热塑性树脂薄膜替代常规液态胶黏剂,制备胶合板。这样一个创新,解决了胶合板的游离甲醛释放问题的同时,还实现了胶合板清洁生产。该技术成果历经实验室小试、中试、生产性试验、产品适用性开发,现已达到产业化推广应用技术水平,获得国家专利12件,制定了林业行业标准《非醛类热塑性树脂胶合板》,先后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优秀奖。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是我国首创。据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木片、果壳、秸秆通过气化多联产技术处理,可同时得到三种产品:生物质可燃气燃烧供热或发电;生物质炭根据原料不同可生产活性炭、工业用炭、机制炭或炭基复合肥;生物质提取液可生产液体肥。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解决秸秆焚烧和清洁供暖问题,对我国的新能源建设、肥料农药减量、土壤改良修复及食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建成了20多项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工程,拥有系列核心成果,总体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表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推广林木良种400多个,培训林业骨干技术人员100多万人次,对推动林业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