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实地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了解“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与干部群众围坐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

         回溯时光,中益乡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化“三个深刻认识”,聚焦“四个深度发力”,发扬“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精神,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党员干部、驻村队员们像木匠的楔子、石匠的钉子,一个村、一个户锤下去、钉下去,把脱贫工作钉牢锤实,干出成效。

         中益乡地处石柱偏远之地,沟壑纵横,山高坡陡路难行。过去,有近一半中益人居住在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全乡只有一条泥石公路通向大山外,有的村民小组连泥石公路都没有。那时,中益乡除了零散的中蜂养殖、传统的黄连种植外,没有像样的企业和产业,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为了攻克这个堡垒,补齐短板,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石柱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尽锐出战,举全县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战。无数扶贫干部、志愿者,从大山外走来,他们身背行囊,告别妻儿父母,在中益乡这个穷山沟里,一呆就是几年。

         韦永胜,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2017年初,他来到中益乡,担任坪坝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初来乍到,韦永胜发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实在太贫瘠,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基础设施、环境条件差……方方面面都让他感到“恼火”。

         在这里,韦永胜努力补足群众精神扶贫之“钙”,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拔掉贫困群众的“穷根”。他和坪坝村干部群众一道苦干实干,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村民干瘪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日子有了希望。

         不仅如此,韦永胜还忙里偷闲,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师优势,在坪坝村办起了“下午四点半”辅导班,把放学后的留守孩子召集起来,为他们补习功课。“孩子读了大学,一个贫困家庭就极有可能走出知识贫乏状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他说。很快,乡亲们都把孩子送来了,孩子们叫韦永胜为“老师”,有个孩子甚至喊他“爸爸”。

         韦永胜来到中益乡,再也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却成了山里孩子的爸爸。在他已经出版发行的《坪坝花开》里,有这么一句话:“我必须做一些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有意义的事。”这是他的真心话。

         在坪坝村里还有一位驻村队员,叫谭笑。他联系了五家贫困户,马世华是最困难的一家,也是他倾注精力最多的一家。

         六十多岁的马世华,老伴去世后,唯一的亲人(女儿)也出嫁至贫困户,日子过得十分贫苦。谭笑接下帮扶重任后,想方设法让马世华增收脱贫。他联系中药材公司,帮助马世华到药材基地打工,又衔接金科集团,帮忙改造马世华的住房,过年过节时,他还买肉买菜送到马世华家里。有一位记者曾被谭笑的故事打动,专门到马世华家里采访,马世华说:“扶贫帮我扶来个‘儿子’,感谢党的扶贫政策!”

         倾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们都铆足了干劲。正因有这么一群“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的扶贫干部,才有了后来的“乐享蜂蜜甜”。

         只要走出去,大多数人就不愿再回来,因为山里实在太穷。可是,最近几年,回到中益乡的人却越来越多。村民刘益洪,举家外出,在深圳打工多年后又回到老家开起了餐旅馆,如今已经营三年多时间,收入稳定;村民陈世芳,从外地回到村里,开办了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村民马园莉,回到华溪村老家后开起了农家乐……他们回到家乡,带回技术,带来人气,成为振兴中益乡的生力军。

         住在大山里的人,多的是走不出去。贫穷落后,导致他们不仅缺钱、缺技术、缺知识文化,更缺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守住一亩三分地,就是他们的全部人生。

         过去,中益乡的贫困户主要靠红薯、玉米、土豆“三大坨”为食,只能填饱肚子,再种点黄连,可勉强维持生计。后来,中益乡有了自己的企业和产业,中益人走进扶贫车间,听着轰鸣的机器声,心花怒放。再后来,中益人走出石柱,走出重庆,走向了四海八方,让世界看到了石柱更多的可能性。

         “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全体中益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向前奔跑,跑出大山,跑出贫困,跑出了幸福生活。接下来,他们还将跑出乡村振兴,跑出美丽新农村,跑出现代化。